首页    网上党校    解析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里的几个关键点

解析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里的几个关键点

    引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站在时代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无疑,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包含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反映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纲领性文件。要学好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决定》各项部署落到实处,首先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动员和积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十六届六中全会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和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意义的阐述,反映了我们党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而进行的理论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又有了新的理论成果。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长期以来,我们党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但是,以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并未深入到社会领域的层面。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而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的重要论断,这就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追求社会和谐是人类亘古久远的理想,社会和谐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追寻的重要目标之一。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其最鲜明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可以用“和谐”来解释,而且那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和谐”――消除了阶级、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思想觉悟空前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每个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无疑将是一个全面和谐的社会,而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自然也要把“和谐”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这样才能为共产主义的全面和谐创造条件。

  二是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的奋斗历程的高度概括和生动总结。我们党过去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家家富裕的美好社会。社会主义制度在古老的中国确立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全面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和谐进行了种种努力,并为今后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了各种有利的条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更是具体地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并郑重地将追求社会和谐作为自己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这意味着:今后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要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的中国,而且要建设社会更加和谐的中国。

  三是进一步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里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说服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而社会和谐是其中应有之义。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时期。我国现阶段总体是和谐的,但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空前的变革,既给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我们要胜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成功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谐因素,最大程度地发展和谐因素。只有社会和谐了,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所需的客观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管总的,是管方向的,它决定着我们将走什么样的道路,采取怎样的措施。指导思想正确,我们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甚至遭遇挫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更需要有坚定、明确、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一总的指导思想?

  首先,这一指导思想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诚然,任何社会都追求和谐。但是,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只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国情的选择。因此,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在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来进行,否则,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也根本无法建立起来。要保证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构建和谐社会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发动起强大的组织力量。同时,之所以说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还在于:它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就是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其建设者是全体人民,其享有者也是全体人民;其根本依靠力量是全体人民,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全体人民。

  其次,这一指导思想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指导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胜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可以说,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定会迷失方向,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再次,这一指导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这就是《决定》里所说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推进。这个总要求,其实也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所谓民主法治,是指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所谓公平正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所谓诚信友爱,是指全体人民都要诚实守信、相互帮助,融洽相处;所谓充满活力,是指通过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所谓安定有序,是指经济和社会井然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可以说,这个总要求,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既是构建活动的重要实践内容,同时也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准。

  最后,这一指导思想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工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解决矛盾,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现实工作,又是一个战略任务,工作可谓千头万绪。从哪里入手?哪些是重点?哪些更具有根本意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无疑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就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选准了工作的切入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实践党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也不例外。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不仅能够使人民群众更真切更具体地体味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而且能够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课题,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因此,制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既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更要立足当前,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则,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未来15年(到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了明确的部署。这是一个针对性很强的阶段性目标。因为这样的目标的制订,是建立在我们党认真分析现在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基础之上的(教学提示: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时,可紧密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按照《决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是朝着“民主法治”目标迈进的重要举措。一个和谐的社会,首先应当是民主与法治的社会。只有当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得到切实的尊重和保证,整个社会的运转和法人、自然人的行为都以法律为遵循,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正常的维护,社会和谐才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要发展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用法律形式发展和完善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依法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的机制,以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

  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这是实现“公平正义”目标的重要举措。公平是评判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也可以说,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社会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有失公平的现象,影响了社会和谐,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情绪,比如分配领域的不公现象。当然,公平是个历史概念,没有永恒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公平。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因而,我们不能把公平理解为平均,但也不能放任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平是在尊重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能够保护困难群众的公平,它承认差距的存在,但这种差距应是合理的、适度的。维护公平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阻碍公平实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坚持把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有机统一起来。

  三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是实现“诚信友爱”目标的重要举措。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有一个能够体现时代风貌、凝聚民族力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系。《决定》把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提了出来,并将其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要建立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就要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巩固,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

  四是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这是实现“充满活力”目标的重要举措。一个和谐的社会,不是一潭死水,不是“万马齐喑”,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追求“超稳定”状态。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充满了生机、活力和创造,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每个人的才能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展示。为此要做到:全社会团结和睦,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制度进一步完善,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的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各方面的创新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基本建立,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逐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五是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这是实现“安定有序”目标的重要举措。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社会安定、秩序井然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为此就要做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和秩序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和秩序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基本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基本完善。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分工合理、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的互补型网状结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方便感和安全感。

  六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重要举措。一个和谐的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自然环境决定着人类生存的质量,我们很难想象,在一个环境持续恶化、资源日趋枯竭的空间里,能够建立起一个持久和谐的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做到: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全面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以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步伐,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明确提出这些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决定》强调,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是一个总目标,它既包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近期目标,也包含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远目标,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做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在某个领域里不能离开或违背的禁止性规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要遵循正确的原则。为此,《决定》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并将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条讲的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决定》把这一条作为首要原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党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的,就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一定是如此。为此,我们必须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一条讲的是工作方针的问题。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否则和谐社会就成了“空中楼阁”。但是,在我国经济制约因素不断增多、特别是资源和环境成为瓶颈的情况下,我们再不能延续旧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为此,我们必须要坚持“五个统筹”,努力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条讲的是工作动力的问题。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所释放出的巨大功效,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得到了验证。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改革开放这个推动力。目前我国社会中所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和不和谐因素,从根本上讲源于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是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要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努力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

  四是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一条讲的是工作保证的问题。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价值,而加强民主法治,则是促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使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实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社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头增强依法行事的意识。要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够建立在坚实的法治基础之上,用法律制度来促进、实现和保障社会和谐。

  五是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一条讲的是工作条件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好的客观环境。而要建设一个好的客观环境,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个好的客观环境。

  六是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一条讲的是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的问题。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能力,用党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同时,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因此,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保证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我们要在实践中全面把握和贯彻好这些重要原则,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创建时间:2014-04-29 00:00